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 > 庙观建筑
陕西有道观61处,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几处
2023-12-11

陕西有道观61处,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几处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一作鹄鸣山,在今四川崇庆境内),信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金大定七年(1167)庙观建筑,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创立全真派,使道教演化为正一、全真两大派别。随着道教的发展演变,在陕西出现了一批道教建筑,但却未形成其独立风格。道观的布局和形式,大体仍遵循中国传统的宫殿、坛庙体制,即建筑以殿堂、楼阁为主,依中轴作对称式布置。目前,陕西有道观61处,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几处:

周至楼观台 位于周至县城东南2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这里峰峦叠嶂,茂林修竹,松柏成荫,自古就是关中著名风景胜地。

图2-37 周至楼观台老子祠总平面图

春秋时期,周朝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体,名“草楼观”。以后周穆王曾建“楼观宫”。秦始皇在观南修庙,汉武帝在观北建祠,晋惠帝时广植林木。至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建筑规模较大的“宗圣宫”,唐玄宗改宗圣宫为宗圣观,从此楼观台成为道教圣地,以后历代均有修葺。因兵火破坏,“宗圣宫”在清末已成废墟,遗址在“说经台”北约两公里处。

楼观台现有建筑均为明、清所建,作为单体建筑并无多大历史价值,但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却颇具特色。现有说经台即老子祠保存较为完整。自“南天门”,经荫郁蔽天的“虎豹桥”步步上坡,过山门至碑厅。厅内以唐代书法家殴阳询隶书碑刻《大唐宗圣观记》最为珍贵。碑厅前有六角亭两座,两亭之间原有水池,左边亭内竖立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上善池”碑石一通。由石磴道上至“说经台”,台顶有老子祠。祠门南向,门内为一宽敞院落。正殿——老君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顶,收山之大近于次间之半,出檐斗栱。东西两边砖砌的墙头上,雕刻着精细的斗栱纹饰。两厢有配殿、左右厅房、斋舍等建筑。站在台上,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院后地势跌落而下,有藏经阁一组建筑,是由县城隍庙建筑迁建而成。

楼观台南是亭亭竹林,东边是参天古树。在环抱楼观台群峰中又有楼观上院,高居峰巅,隐掩于林木之间。1980~1983年曾维修碑亭、灵官殿等。

佳县白云山观 白云观位于佳县城南约5公里的黄河之滨白云山上。始建于宋、元,扩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开山道人玉凤真人、总兵张臣、县丞牛登弟组织修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万历皇帝朱翊给白云观亲颁圣旨一道,并赐御制《道藏》 4726卷,从而使其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道教圣地。1947年秋庙观建筑,毛泽东在转战途中曾两次登观赏景、看戏,并指示佳县县委对白云观认真保护。观因山势而建,主要建筑分布于南北向的山梁上。有观宇50多座,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占地80多亩,为陕西现存的最大的一组古建筑群。

观无“山门”。沿黄河边西上,山脚有石碑坊一座,为清嘉庆年间修建,上刻“名山胜景”四字。过石碑坊便是登山石磴道,有石阶600余级,陡立势若“天梯”;蹬道尽头,立有木碑坊一座庙观建筑,3间4柱3楼式,为入山第一建筑。其后地势渐缓,再上为五龙宫(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组成),院后由低渐高依次排列一、二、三、四“天门”,有160多级石阶。二“天门” 后,依山势建筑布局折向南北,即进入庙宇密集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诸祠分列上下,景致甚佳。四“天门”后为白云山观的主观——“真武祖师”殿。该殿面阔五间,出檐挑角,九脊十兽,顶覆琉璃瓦,前施大卷棚,前后均有廊舍、配殿,布局严谨。殿前左右分建钟、鼓楼,民间有“白云晨钟”之誉。真武殿东西有殿祠、楼阁等10多组观院计35座,各类建筑星罗棋布,疏密得体。阁有藏经、瑞芝、超然,楼有七圣、玉皇、文昌;庙有东岳、关帝、三灵;祠有二斗;殿有三官、三清;洞有白云、真人,皆形制各异,各具特色而又浑然一体。远望庙群星布,兼之松柏林木交相掩映,蔚为壮观。三清殿居白云山之巅,环望四周,秦晋高原尽收眼底。

庙观寺庵古代汉语名词解释_庙堂建筑_庙观建筑

图2-38 佳县白云山庙建筑示意图

白云山观单座建筑并不大,特色在于选址和布局,并与山势巧妙结合,气派宏阔,颇具生气。建筑彩画与泥塑艺术溶汇一体的装饰手法以及精致的木、砖雕题材多来自道家和民间传说,施彩艳丽,乡俗味浓,琉璃瓦作工精美,形象生动。观内山水人物等壁画1590幅,碑石108通,匾额50余块。

观内尚有楼亭七座,铁石狮一对,戏楼一座,木牌坊四座,铁、木、石旗杆各一对。明万历年间铸铜钟一口,重一万余斤。清顺治年间铸铜钟一口,重700余斤。有石窟洞317孔,松、柏、梨树约6000余株。其它建筑如“玉皇楼”2层3滴水,歇山十字脊,结构高大,造型精巧;“碧霞宫”、“圣母祠”布局参差错落,更具风采。1985~1986年增修了超然亭和山门等。

农历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为传统庙会,人山人海,商贾云集。

米脂真武宫 又名真武庙,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原名马鞍山)。明嘉靖年间,曾依山势建真武祖师庙。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建立大顺朝后,于大顺永昌二年(1644)派其侄李过回米脂修建行宫和祖墓。因此山势雄伟,便将真武祖师庙扩建成行宫。山亦改名盘龙山,故有李自成行宫之称。

真武宫依梁而建,因地形呈层台高起之势。山麓原有一“天门”已毁。顺坡道斜上至二“天门”前石碑坊,道旁有乐楼、梅花亭、捧圣楼(高约17米)。乐楼中为戏台,两侧为二层楼阁,围成小院;捧圣楼为八角楼身,圆形重檐拈尖顶陕西有道观61处,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几处,造型别致。入二天门,前后3进院落,依地形分成3台。二天门内地势高起,迎面玉皇阁立于台上,自阁下台座券洞拾级而上,至二进院落,正殿启祥殿居中,巍峨富丽,两厢为配殿、廊庑,园中立有木牌坊分隔庭院空间。启祥殿西廊,陈列着记述真武庙修建历史的碑石数通。最后一进院落,主体建筑为兆庆宫,也是二层藏经阁,位于真武宫最高处。

米脂真武宫单座建筑均不大,但布局紧凑,配置得体,与地形结合贴切,为陕西现存一组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图2-39 米脂真武宫总平面图

耀县药王山 药王山位于县城东约1.5公里,海拔812米,山上古柏茂密,郁郁葱葱。药王山有五座顶平如台的山峰,宋至明代为“五台山”,为别于终南山之“南五台”,故称“北五台”。在南北朝时,这里即为佛教丛林,隋、唐继之,建有宝云寺及摩崖造像。后经唐武宗(李炎)灭佛,再历五代之乱,佛教衰落。后因唐代名医孙思邈隐居于此,道教兴起,约在明代时于此建“药王庙”,从此改名“药王山”。

药王山现有“北洞”和“南庵”两组建筑。在北台(显化台)上有药王庙,在西台(升仙台)上有静应宫,隔涧相望。

入药王山,经四道牌坊(三道石牌坊,一道木牌坊),至通元桥,桥为跨涧石拱桥。由通元桥有石坊引导,循200余级石蹬盘折而上,蹬道两旁栏板雕有童子采药,形态各异,风格古朴,饶有意趣。登上“一天门”,门前中央立“仁术仙迹”牌坊,两侧竖一对高10余米铁幡杆,前侧有黑虎殿、灵官殿夹道相峙。抬首上望,药王庙依峭壁拔地而起,高居台顶;台以巨石砌筑,高约22米,南北24米,东西57米,为庙院所在。“一天门” 即为庙院台座下的洞门,由洞门内石阶拾级而上,可上至台顶庙院。庙院中央为大殿,座北向南。殿前院中为献亭,东有碑亭,周围环绕配殿、厢房。显化台为一东西走向的山峁,建筑受地形所制,南北狭窄,因而向山西扩展成若干小院。东出有东道院,西出有“西玄门”,建筑高低错落,古柏攀崖斜生,有传说的药王“洗药池”等古迹,颇具园林风趣。折向北又有北道院、紫气宫、吕祖庙等。

药王山“北洞”建筑体量并不大,但依地势而建,有主有次,高低疏密有致,气势十分壮观。由通元桥东南又有石牌坊引导,循山径石阶可登上升仙台,有静应宫。静应宫始建于唐代,曾是关中有名的道教观院。现存建筑有7间殿、戏台、魁星楼等,均为清代所建,另有两座3间小殿,规模虽小,但其大木结构仍保存金、元时期建筑做法特征,具有建筑历史研究的价值。

华山玉泉院 位于西岳华山北麓进出口处,南距华阴县城5公里。玉泉院以当地一眼泉水而得名,东南依山,西北临谷,翠柏泉石,环境清幽,宋皇佑年间(1049~1053)建造。玉泉院为历代帝王拜岳坛所在地,也是华岳诸道观之下院。

王宏撰《募修序》载:“玉泉院,怪石林立,碧润分流而合注,铿訇有声。南望诸峰耸峙,北眺望平原渭水如几案间。故有亭翼然,踞虎豹,荫藤萝,白榆历历,嶙峋婆娑。”明代·杨慎《玉泉院》诗曰:

玉泉道院水溶溶,石上闲宁对碧峰。

幽径落花春早去,疏帘斜日燕飞慵。

窗涵草岫晴岚色,去断长溪两岸风。

洞里睡仙何日起,不堪吟罢绕林钟。

玉泉院匾额由郭沫若题写。玉泉院以“道崇清妙”一组道观建筑为中心(道崇清妙匾为清慈禧太后所书),为二进院落。

院内地形南高北低,中部高,两旁低,东面长廊回合,随地势起伏迭落,曲折生趣。西长廊连接“含清殿”(殿内“古松万年”匾系清光绪皇帝所书)和“无忧亭”。北侧有一天然巨石,“山荪亭”立于石上,风格古朴。亭下有一株“无忧树” ,曲屈虬蟠,相映成趣,亭左侧下为“希夷洞天” 石窟。

院内西部因山泉引入,聚水成池,上砌石舫,又有水道分别流向东北和西北,石亭(纳凉亭)点辍其间,康有为有诗云:“谷口清泉引石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岳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

宝鸡金台观 位于宝鸡市区北部的陵原上腰。据《宝鸡县志》及其史料记载:金台观初建于元末明初,为明代辽东道人张三丰修道处。《明史·方伎》记云:“太祖敬闻其名(张三丰),洪武二十四年(1392)遣使觅之不得,后(隐)居宝鸡之金台观” 。从此道观规模日益扩大,名震遐迩,其后屡经损毁与增修。现观内藏有金台观全貌图碑刻一通,足见当时殿宇裴然,栋甍相连,规模宏阔,形制完备。现存主要建筑有玉泉阁、三清殿、八角亭、三丰洞等。

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布置。除此之外,还利用黄土坡坎开掘窟洞,充作祭奉寝祠。玉皇阁为二层楼阁,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梁,周围廊。底层外檐斗栱为三踩出单昂,二层外檐施三踩如意斗栱,出昂瘦剥尖曲。整体结构采取通柱做法,二层施腰檐平座。做法奇特的是二层角柱立于下层的角梁之上,平座望柱升高直达外檐斗栱下,这些显系后世手法。

三清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架。外檐斗栱为三踩出单昂,做工规正。

三丰洞为黄土窟洞式的寝祠,采用发券起箍的做法,洞祠内有供台、塑像。洞祠前建有木结构半歇山顶披檐,手法奇巧,系晚清作品。在三丰洞的左右两侧尚有飞天、姜嫄、药王诸洞祠。

利用黄土窟洞做为寝祠,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这种做法来源于民居中的窑洞,它的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节省工料。除此而外,在宗教概念上,它与石窟寺也有着因果联系。建国后曾多次维修金台观古建筑,后又在此建宝鸡市博物馆。

西安八仙庵 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北侧陕西有道观61处,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几处,亦称为“八仙宫”。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至正年间(1506~1521)建八仙殿,后又增建雷祖殿。清康熙十四年(1675)、嘉庆十二年(1807)又两次修葺,增加了吕祖、太白诸殿。

山门是一座3开间青砖建筑,歇山式屋顶,每间有一券门洞。山门外原有照壁,上刻“万古长青”四个大字。钟鼓楼分立左右。山门和钟鼓楼是清代晚期建筑,“文革”中损毁。由山门至后殿可分三进院落,并有东西两个跨院。第一进有灵宫殿,面阔五间,为硬山式砖木建筑;第二进有两座殿,前面一殿三间,后殿五间,均为硬山式砖木建筑。后面大殿内塑有“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像。正面殿门上原悬挂有光绪皇帝书写的“宝录仙传”四字匾;第三进大殿为斗姥殿,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殿门正中悬挂的“洞天云籍”四字匾额,为清慈禧太后所书。斗姥殿的东西两侧为跨院,东跨院有吕祖殿、太白殿、药王殿,这三座殿均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吕祖殿内塑吕洞宾彩泥像。药王殿塑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像。西跨院为监院,是道士住所。自山门至第三进院落,两边各有厢房18间,分作客室。

图2-40 西安八仙庵现状总平面图

户县重阳宫 位于户县城西10公里祖庵镇北,是元代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修道之地。全真教祖师王哲,号重阳,今咸阳大魏人,金大定十年(1170)卒于开封。大定二十年(1180)其徒马丹阳、丘处机等将其葬于祖庵,并于宫内修建大厅,厅门书“祖庭心死”,从此各方门徒称之为“祖庵”。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改称灵虚观。元太宗十年(1238),赐王哲为重阳真人,改灵虚观为重阳宫,后人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并增建殿阁楼台,明、清两代多次修葺。

重阳宫在元代最盛,为全国27路教徒的总集合点,当时有道士近万人,内有咸道宫、重阳宫、玉皇宫、北极宫等。殿堂约5048间,范围东至东甘河,西达西甘河,南抵终南,北近渭水。并拥有大批佃农及朝廷派来保护宫殿的3500名兵丁。

至近代,重阳宫仅存老君殿、灵宫殿、祖师殿。“文革”中,老君殿又被拆除。现存的重阳宫又称“祖庵碑林”,是1959~1963年在原重阳宫范围内的北极宫遗址上将散落的碑石集中于此而成。先后征地13亩,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碑廊。1983年翻修了“灵官殿”,增建了偏门。1986年新建仿清牌楼式山门。1990年户县人民政府和台胞黄胜德共同投资20万元,在碑林厅北修建了一座琉璃塔。

碑林保存有30余方用汉、蒙文刻写的元、明以来的石碑,1962年集中移至玉皇殿旧址,1973年建房11间妥为保管。其中“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和“皇元孙真人道行碑”最为珍贵,前者为赵孟頫年青时所书,后者为赵的晚年书作,系有“大赵、小赵”之称。

王重阳墓在北极宫西北约80米处,即原祖殿旧址,“文革”中被掘挖。

图2-41 传真祖庭重阳宫

西乡午子观 位于西乡县城东南30公里的午子山上,据《西乡县志》载,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姬进香拜轮之处。山上现存的碑碣记载: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重建“诩圣保真君殿”(即上观正殿)、药王殿、娘娘媛阁、福寿殿;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重修下观,并由下观到上观,洞途小道上铺砌石阶,武宗正德二年(1507)重建;中观七年(1512)增建上观、寝宫、富祖殿、元帝殿、后寨门和铁城,并增修五百灵官庙42所,另于弯道拐角处建小庙72所。午子观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十年(1733~1745)翻修的,光绪元年(1875),重修了娘娘媛阁。

午子观现存上观、中观、下观各一处,殿宇屋舍61间,总建筑面积1851平方米。观内保存有明代铸造的坐式铜佛像两尊,明嘉靖铁铸立式佛像一尊,清乾隆五十年(1785)铸大铁钟一口以及殿内多幅壁画等文物

玄都观 遗址在今西安城南五里许大兴善寺之西。北周大象三年(579),始建于汉长安城,名通达观。隋开皇二年(582)更名玄都观,系当时长安的主要庙观之一。唐开元时观中有道士尹崇,身通儒、道、佛三教,积儒书万卷。唐顺宗元年(805)以后,道众在观内广植桃树,成为长安游赏桃花的盛地。唐政治家、诗人刘禹锡有“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的诗句,道出了玄都观建筑规模之大以及它昔日的昌盛场面。

留坝留侯祠亦称张良庙 张良(?—前189)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人。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曾封为“留城侯”,其祠庙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庙”。祠座落在留坝县城北约15公里的紫柏山,周围群山环抱,松柏密布,始建于东汉,隋、唐、宋、明均曾重建、扩建,毁于明末战乱,后经清康熙年间重建及道光年间扩建,遂成今日所见的面貌。现庙内共有6个院落,150余间房舍,是省内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祠门向北,门前有照壁。祠门的楹联为:“博浪一声震天地;圯桥三进升云霞”。祠门为砖砌3间3楼牌坊门,高约9米,中辟券门。入门有木桥跨水,名“进履桥”,取意张良在圯桥给黄石公进履的故事。桥头为大山门,入大山门为一座南向北的道观大院,东西有钟鼓楼,中为正殿“三清殿”,左右朵殿为“三官殿”和“三法殿” 。正殿有冯玉祥题写的楹联:“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芳,想那志士忠臣,千古犹存凭吊所;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逍遥游”,有于右任书写的对联“不从赤松子;安报黄石公”,还有林则徐的诗句“七十二峰青可怜,青泉虢虢竹涓涓。但借先生丰弓地,不须避谷也登仙。”

入二山门,即为张良庙院,坐面向东,成二进院落。主要建筑有拜殿、大殿、五云楼、授书楼等,还有南北僚房,后为大殿及南北客堂。

建筑多为一式青砖、灰陶小瓦,小式大木结构。规模大者三间,小者一间。硬山顶居多,歇山收山大,形制简朴,显示出陕南地方风格和道教特色。

TAGS: 建筑 文物 药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