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 > 庙观建筑
敕建火德真君庙 关于关王庙的考证和研究中至今仍有许多“谜”并未解开
2023-07-05

敕建火德真君庙 关于关王庙的考证和研究中至今仍有许多“谜”并未解开

定襄关王庙之谜

续八宝

《沧桑》 1995年

定襄关王庙,位于定襄县城北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武庙,系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奇特的建筑结构,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堪称我国古建筑宝库中的一枚瑰宝。

正阳门关侯庙碑_敕建火德真君庙_江油市武都陈塘关哪吒庙

然而,在关于关王庙的考证和研究中,至今仍有许多“谜”并未解开,或者并未解对。现将有关问题论证如下。

一、关于庙建于何时?

我们先来看看有关出版物的记载:

《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关王庙“在山西定襄县北关……金泰和八年(1208年)创建”。

《忻州文物》(忻州地区文化局、祈州地区三晋文化研究会1992年编印):“关王庙建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

《定襄县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关王庙,在北关,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始建并塑关羽像。”

但金泰和八年的《新创关王庙记》碑记载:“……(前述关羽生平事迹,从略)至于民间往往神事之。襄人银匠胡汝辑,年七十有五,性好施,特输己财立塑像于县北灵显王庙西庑之别室,以为乡民香火之地。……时泰和八年岁在戊辰重九日丙午将仕郎赵申记。”由此可见,碑记所谓“新创关王庙”,其实只是塑了一尊关王像,而塑像之所(即关王庙)却是早已有之的灵显王庙的西庑殿。

灵显王庙,即定襄北关的昭惠灵显王庙。此处原有《新修昭惠灵显王庙记》碑,清末已毁,但碑文收录在清代胡聘之所编《山右石刻丛编》(清光绪二十七年刊本)之中。此碑记载:“昭惠灵显王神通广大,神鉴英明,立异功于唐室,进封号于圣宋。……因殿基之北最就高峙,先构紫微大帝殿,高真仪像,崇饰中严。然后挟以侧堂(即周遭建造侧殿),东塑十一曜,西列天地水三官□寿星十二元辰之像。……宣和五年四月初六日。”

碑文所述,是十分清楚不过的了:昭惠灵显王庙建成于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当时建竣的有正殿、东庑殿、西庑殿等。前引《新创关王庙记》所说立塑像的“灵显王庙西庑之别室”,指的正是此碑文所记列有“天地水三官”暨“寿星十二元辰之像”的西庑殿。

新版《辞海》对“庑殿”的解释是:“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斜脊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起翘,屋面略呈弯曲。”而关王庙的建筑特点,正与此吻合。这就说明:现今的关王庙,正是原来的昭惠灵显王庙西庑殿。时间是:宋代建庙,金代塑像,其间相距85年。

二、关王庙何以不称“关帝庙”?

全国武庙多称“关帝庙”,如何唯独定襄武亩称“关王庙”?这涉及到关羽封号的问题。

关羽作为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生前并未获得高位厚爵。只是在被困曹营时,曹操为了笼络他,授予他一个“汉寿亭侯”。关羽死后,后主刘禅景耀三年(260年)才追谥他为“壮缪侯”,仍然不过是个“侯”。可是,到了宋代以后,关羽的官运就亨通起来了。先是宋徽宗赵佶封之为“忠惠公”,又于大观二年(1108年)封之为“武安王”;后有元文宗铁木尔封之为“显灵威勇英济王”。到了明清两代,关羽更是荣耀至极。先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被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继于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被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定襄关王庙在塑像之时,关羽才刚刚被宋徽宗封了个“王位",自然只能称之为"关王庙”。而别处所称“关帝庙”者,则都是关羽在明清登“帝”以后才建起来的。这也可以看出定襄关王庙历史的悠久。

三、关王庙的原貌

现在,人们到了定襄北关,看到的只有一座结构奇特的关王庙,显得有点孤单。其实这里原来是一处一进三院、面积广大、殿宇整齐的大寺院。建国初期,将这里改建成了定襄中学校,因而除留下一座关王庙外,其余殿宇都被拆除了。

宋代的昭惠灵显王庙敕建火德真君庙,创建伊始便具有了相当壮观的规模。据《新修昭惠灵显王庙记》载,正殿为紫微大帝殿敕建火德真君庙,"高真仪像,崇饰中严”;东庑殿塑日、月、金、木、水、火、土、紫杰、月孛、罗喉、计都等十一位星宿神像;西庑殿塑有天官、地官、水官和南极仙翁(当有十二位)等神像。但记文未明说昭惠灵显王供于何处。

由于封建最高统治者宗教态度的变化,到了元代后期惠宗至正时(1346—1368),定襄北关的昭惠灵显王庙被改制为佛寺—一圣寿院,老住户只留下了关王爷。明万历四十四年

(1616)刊本《定襄县志》载:“圣寿院,一在城隍庙左;一在北关,旧为昭惠灵显王庙。”说明那时称圣寿院已久矣。

到了清代,圣寿院改称为寿圣寺。康熙五十一年(1712)刊本的《定襄县志》中,同时出现有“关帝庙,……一在北关圣寿院”和“玉帝庙,一在北关寿圣寺”的记载。而北关自古只有一寺,且关帝庙(即前关王庙)与玉帝庙均在此寺院内。可见,改名就在此前不久,此时还处于新旧寺名混称之际。改名之由,大约是因为关羽曾被曹操封为“寿亭侯”,明清又被奉为“圣人”,对关羽极崇敬的定曩人就合“寿”和“圣”作为寺名了。清光绪六年

(1880)刊本的《定襄县补志》中,见于北关的就只有“寿圣寺”了,而“圣寿院”也只有“在城隍庙左”的一处了。这时的关王庙(明清关羽封帝后亦称关帝庙,1980年山西省文物普查时仍复其名)就成了寿圣寺的配庑了。

明清之际,寺院内还增修了玉帝庙、钟楼、鼓楼、戏台、山门等。

至建国后拆除关王庙以外殿宇之前,寿圣寺的全貌是这样的:

北:正殿(俗称后佛殿)五间,其建筑规模较现存的庑殿关王庙雄伟。殿内正中塑释迦牟尼像,莲花座,两侧分塑十八罗汉。正殿外两旁,各有耳厅二间(僧人居室)。正殿之前,有平行的前殿(俗称前佛殿)五间,建筑规模稍逊正殿。殿内正中亦塑释迦牟尼(较正殿内佛像小些),两侧塑诸多送子神(俗呼豆哥哥、豆姐姐),前后对开门,从佛像背后出,通正殿。前殿两侧,也各有耳厅二间。

东:阎王庙三间,建筑结构与现存关王庙相似。殿内正中塑阎君,两侧分塑判官和各色小鬼。秦桧夫妇分跪门内两侧,接受阴间审判,承受世人唾骂。

西:关王庙三间,殿内正中有木雕神阁,台上塑关羽端坐像,红脸膛,绿战袍,头戴汉代武士帽(不是后来关帝戴的帝王冕),“像甚雄伟,凛然如生”。两侧分塑握剑的关平和持刀的周仓。殿壁有彩绘的关羽故事壁画20余幅,绘于清嘉庆八年(1803)。殿内东壁有题字云:“嘉庆八年十月,画工八十二,每工出钱二百四十文,画匠梁廷玉。”(后因墙壁颓圯,题字消失,塑像和壁画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

南:戏台三间,台下有三条通道,供出入寺院行走。戏台之外是山门三间,有庑厅,中为走道敕建火德真君庙 关于关王庙的考证和研究中至今仍有许多“谜”并未解开,两侧分塑两匹战马(一红一黄),并有牵马武士,里侧又分塑四大天王。山门外上悬“寿圣寺”横匮,下有两只石狮守护庙门。

东北:玉帝庙三间。

东南角:钟楼。

西南角:鼓楼,

敕建火德真君庙_正阳门关侯庙碑_江油市武都陈塘关哪吒庙

寿圣寿占地总面积26000多平方米,殿宇外周是枣园。

四、附带说明的几个问题

1、昭惠灵显王何许人也?

据宋王溥《五代会要》记载,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二年(938),敕封唐卫国公李靖为昭惠灵显王。

李靖,唐初军事家敕建火德真君庙 关于关王庙的考证和研究中至今仍有许多“谜”并未解开,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唐太

宗贞观三年(629)冬十一月,“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出击突厥”。明年正月,“李靖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夜袭定襄,破之”。后来,李靖因战功而封卫国公。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定襄”,是指隋时云州定襄郡的治所大利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境)。因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已分忻州秀容复置定襄县(即今山西省定襄县,东汉置县,隋时并入秀容),所以唐初称隋之大利城为北定襄城。李靖统帅三千骑兵,从马邑(在今朔州市)出发,经恶阳岭(在今大同市西北),北击突厥,所破之城,当为北定襄城。宋代时,大概因为地名相同的缘故,定襄人有意地或附会地把破北定襄城的李靖请到了本县,倾资出力,在北关修建豪华庙宇,把他供祀起来了。

2、昭惠灵显王庙是何种宗教范畴的庙宇?

从其各殿所塑星宿诸神来看,昭惠灵显王当属道教范畴。宋代时,封建最高统治者十分崇信道教敕建火德真君庙,宋真宗赵恒就册封道教鼻祖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到了宋徽宗赵佶时,更是专崇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凡有关道教的疏章,他都用此尊号签批,并且下令天下都要修建道教宫观。在这种道教独尊的大气侯下,定襄北关的昭惠灵显王庙拔地而起了。

正阳门关侯庙碑_敕建火德真君庙_江油市武都陈塘关哪吒庙

再从《新修昭惠灵显王记》署名者来看,其职衔中多加有“神罥玉清万寿宫”字样。据《宋史·徽宗记》载,政和七年(1117)二月,改京城天宁万寿观为神胥玉清万寿宫。碑记署名以“神霄玉清万寿宫”入衔,也足见昭惠灵显王庙是崇道的产物。

到了元代,最高统治者特别尊崇佛教。忽必烈就抛弃了原奉萨满教,改信了佛教,使得佛教在全国的势力越来越大。也就是在这种潮流下,昭惠灵显王庙一变而为圣寿院,其宗教范畴就属于佛教了。

3、关王庙建筑在历代重修中有无改变?

据有关碑记,关王庙(或昭惠灵显王庙)在元、明、清历代都进行过重建、重修。但都是一些表面维修工程。

元至正六年(1345)《重建昭惠灵显王庙记》碑载,工程内容为“彩绘灵仪,朱绿窗户,金碧榱(cui,椽),题丹其楹,垩其壁,凳(zhòu,用砖砌)其陛”。如此而已。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重修关王庙记》碑载,工程内容为“崇(修饰)厥(其)台基,腐者易之,仆者起之,尘埋污溃者刷涤而新之”,以及“遗像彩绘”。亦不过如此。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的重修,则更为简单,只维修了土坯墙。

可见,定襄关王庙在历代的重修中,其主体木结构并未改变。这就使得一座宋代建筑至今保持了它的原貌,为我国古建筑科学研究提供了价值极高的实物资料。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TAGS: 定襄 三国 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