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
苏轼,人生哲理,态度的人生是大起大落
2023-08-22

苏轼,人生哲理,态度的人生是大起大落

摘要:我国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体现出了他思想的深邃独特。苏轼仕途的坎坷、遭到的抨击没有让他心灰意冷多久,他将生活的乐趣奉为上旨,不在纠结于权势,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诗篇,其乐观处世,宠辱不惊的豁达精神,为世人赞颂。苏轼的诗词多为咏物、言情、记游、写景、酬赠……无论哪类题材都展现出了苏轼无可挑剔的文学功底,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时代、人生的理性思考,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键词:苏轼,人生哲理,态度

苏轼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他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便被主考官欧阳修与梅尧臣大加赞赏,欧阳修更是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其对苏轼豪迈、敢于创新的欣赏程度由此可见。

苏轼意料之中名动京师,当他正要大展身手时,母亲病故的噩耗拖住了他向前的步伐,随父回家奔丧。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一切都在变化,可苏轼满腔热血尚未浇灭,他还在等待着,信心满满地等待着。三年之后,苏轼还朝,王安石变法震动朝野,苏轼的大落人生也已冒出苗头。三年时间,谁还记得当年那个少年人的踌躇满志呢?

王安石为头的新党提倡变法改革,可改革岂是那么容易便成了的呢?必定要大流血,大换血啊。苏轼对改革不肯定,更是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端,诸多行为引起了新党的不满,为苏轼以后被人留心抓小辫子埋下了祸根。

元丰二年,苏轼调任。上任后,他给皇上写了封报告,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感情色彩总是泄于笔端,说了些主观的,不恰当的话,新党盯着的机会跑到了手里,纷纷指责,甚至扭曲苏轼诗词中的某些主观感情,朝野震动。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这一巨大打击转折了苏轼的人生,“这一切,是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属于一场灾难之后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成熟于寂灭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苏轼,人生哲理,态度的人生是大起大落,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也正是这份打击,让苏轼达到了另一精神高度,这份打击,更是让苏轼创作出了许多不朽名作。

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_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节选)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_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

隔着疏落的翠竹朝外看去,粉嫩的桃花稀稀落落地展开俏脸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春意盎然。江上春水被春风抚摸得微微荡漾,万物的万物,都在提示世人,春已悄悄到来了。可为什么是鸭子先知道?因为鸭子常年在水上,自然先感受到了江水的温度,感受到了春天。

鸭子常年生活在水中,首先知道了江水的变化的自然是鸭子,这说明了: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不仅用他饶有风味、见字如画的笔墨绘写出了初春的美景,更是将实践的哲理告诉世人,苏轼丰富的思想情感世界在笔尖已见端倪。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_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

从正侧面看庐山山岭、山峰耸立,从远、近、高、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的样子各不相同。为什么我认不出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开头两句写出了庐山的丘壑纵横,峰峦起伏。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自然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个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而诗人对此,由景物延伸到了对人生所遇实物的思考,文字朴实无华,却闪烁着哲理之光。

后两句谈到了游山的体会,为什么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那是因为我就站在山里头啊!站在山里头,对于庐山面貌的认知,便只是冰山一角,是片面的是有局限性的,游山是如此,观察世上的事物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一个片面的认识,便下结论,这是主观的。由于人的身份、思想感情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片面的,带有主观因素的;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摆脱主观成见,理性看待生活。一首小诗引起世人不断的思考,这就是大文豪苏轼的魅力所在。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节选)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_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的溪水尚能向西流!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的飞逝!

此时苏轼已被贬,可他不似敌党所想的那样那般愁郁。他望着春光潋滟的雨景,发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人生感叹。直抒胸臆,超脱的思想感情跃于纸上。

上阙写了暮雨潇潇,布谷啼啸的暮春景色,清新秀丽,令人心旷神怡,本是惆怅哀悲的场景,被苏轼描写得生机盎然。表达出词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喜爱,以此引出下阕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人的青春年华犹如汩汩溪水,往下游流着,不会回头。苏轼望着西流的溪水,产生奇妙的遐想:溪水可以西流,那人生为什么不可以回到少年时呢?苏轼所想的少年时,不是少年的身体,而是少年的心态,乐观开朗的心态。苏轼认为,即使到了“白发”时,也不应有被时光摧残的哀颓心态,而是像个少年人一样,保持乐观向上的年轻态度。同时也警示世人,不要到了年老时才后悔,开始追忆人生而是要在最好的年华珍惜最好的自己,即使到了暮年,心态亦如当初的少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节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_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

不去注意雨水飒飒穿过林间打落到叶子上的声音,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前行。竹杖和草鞋轻盈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我着一身蓑衣,任凭风的狂傲和雨的敲打,依旧按着我的思想过我这一生。

此词为苏轼遇雨时的抒怀之作,词人借冒雨林中放开喉咙,潇洒前行这件事,抒发了随处逆境但处事不惊,不畏惧不颓丧的豁达胸怀,同行的人仓皇避雨,而东坡闲庭信步。由此可见苏轼的处世态度了。首句渲染出了雨骤风狂的处境,更为下文作者不惊慌的步调形成对比。作者衣着简陋,但步调依旧徐徐,冒着风雨,从容前行。“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全篇之重,苏轼由眼前的烟雨朦胧推及他的整个人生,风雨已来,不惊不惧,就这样我行我素,不畏坎坷地过我这一生。此词是苏轼的名作,其中蕴含这的人生感悟和豁达情怀使人耳目一新,目光随之清明,心胸随之舒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节选)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_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

明月悠然地在朱红的楼阁旁移动着,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绮丽的月光照着没有睡意的我。明月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但为何在人们分别的时候才是圆的?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人的亲人都健康快乐,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同样的月光。

苏轼曾请求调离到离兄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但这一请愿始终未能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皎洁的月亮高高挂在夜幕之上,银白色的月光爬满大地,苏轼与弟弟苏辙,已七年未聚。此刻,词人面对这轮明月,感慨万千,感悟颇多,于是趁酒兴挥墨写下这篇千古名作。

自古以来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月亮都是具有浪漫色彩的,词人迷离昂首,心胸中自是诗意汹涌“转”和“低”是在写月亮的移动,按时夜已逐渐变深,月光轻轻抚摸失眠之人。月圆而人不能团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词人不由埋怨明月故意愚人,给读者增添了忧愁与无奈之感。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为月亮作了解释:人有悲欢离合之痛,但当月亮被乌云遮住而变得残缺时,她也是有她的遗憾的。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既然如此,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伤感呢?这三句由月到人,由古到今做出了高度概括。词人为月亮开脱,其实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因为月有圆时,人自然也有相聚之日,很有哲理意味。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_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

细雨斜风,天气微微寒冷,淡淡的烟雾中摊边的疏柳仿佛在向雨后刚晴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变得混混沌沌一片茫然。乳白色的好茶,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词的上片描写早春情景,下片写词人与友人游山时的清茶野餐。作品满是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的盎然,让人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词的后两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野菜浓茶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喜悦和舒畅。显现出了词人高雅的生活乐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结合前文,浑然天成。表现出了词人高雅的生活品味。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_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

如果说琴声发自于琴,那么放进盒子里的琴为什么不发出鸣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于指尖,那么你的手上为何听不见琴声?

这首诗有文学意义和物理意义。文学上,一支美妙的乐曲不仅仅是靠琴或者指头就行的要兼备上好的琴弦,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的灵活技术。由于人对曲子的理解即思想感情不同,手指的灵活程度和熟练程度不同,弹出来的曲子悦耳程度也不同。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物理上,声音的音质与介质的材料不同而有异。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的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人的手指和琴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两者同时起作用,才能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此诗的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赤壁赋(节选)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此段表现了苏轼开阔的宇宙观和豁达的人生观,他赞同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赞同将问题绝对化,定义化。他从两个方面看待问题,虽不切实际,但其乐观豁达的思想是当时社会少有的,也是历史洪流中少有的,这也正是苏轼精神的一大体现。

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_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_苏轼石钟山记哲学

苏轼为人不拘小节,笔者查阅了他的各种作品后和网络资料后,发现苏轼不仅妙笔生花,更是十分诙谐。苏轼写《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正是三月春寒料峭时,他冒雨前行,毫无慌乱,任人看皆是一派豪气冲天。

可他写完此词后,便感冒了。《东坡志林》卷一云:“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又譬如,苏轼在科举考试中的文章里用到了尧帝的一个典故。典故讲的是尧手下有个司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的原则,赦免了死刑犯。欧阳修一看,不得了,自己竟然不知道!赶紧回家翻书房,翻了许久,都没找到这个典故,纳了闷了,便去问苏轼,哪来的典故。

苏轼答说《三国志·孔融传》,欧阳修又找啊找,还是没找到,再去问,苏轼才说:对不起老师,其实那个典故是我瞎编的。(依照《三国志·孔融传》编的)欧阳修一听,不得了啊,大才啊,逢人就竖大拇指。便夸出了上文摘要中所夸的那一句。其实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读书,不仅仅是要掌握知识,更要运用知识,将知识读到骨子里去。由此看来,苏轼的人生哲理苏轼,人生哲理,态度的人生是大起大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的。

无论我们怎么觉得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其实苏轼内心深处还是苦楚的。寒窗苦读,好不容易打出了一到仕途之路,本是光明大道,也因意外,黑不见光。但他还是愿意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隐藏起痛苦,脸上只见潇洒与畅然。他在这次痛击中也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收起自己的天真,专注于生活。开阔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是发明了“东坡肉”,想来,他已慢慢从打击中走了出来,领悟了许多人生道理,达到了思想的高境界,更是将自己领悟的人生哲理用毛笔蘸了浓墨,于笔尖开花,让后人思考,明悟。

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_苏轼石钟山记哲学_论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参考文献:

1.《苏东坡传》林语堂

2.百家讲坛01

3.《东坡志林》卷一

4.《楞严经》

5.《文化苦旅》余秋雨

TAGS: 苏轼 哲理 词人 主观 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