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 > 古代建筑
中国古建筑的匠心独运,你去过几个?
2023-08-08

中国古建筑的匠心独运,你去过几个?

说起中国古建筑,会使我们想起很多的名胜古迹,那些都是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其宏伟与壮观使我们不由惊叹,其鬼斧神工、美轮美奂更令人深深折服。然而就是在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建筑背后却是那些古建筑大家的匠心独运。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可能变数之中仍然做到最好。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这是著名音乐人李宗盛对匠心的感悟,也是接触到古建专家马炳坚首先想到的。

传统建筑的半世情缘

著名建筑传统中国有哪些_中国传统著名建筑_著名建筑传统中国建筑图片

马炳坚,1947年生。高级工程师。现为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长,兼任《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会长。他从事中国古建筑施工、研究、设计、教学近50年。1967年步入传统建筑行业中国古建筑的匠心独运,你去过几个?,1983年与同仁共同发起创办《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并在其中担任重要工作,为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设计的传统建筑园林工程遍布国内外,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其代表著作《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被海内外学者誉为“近代对中国古建筑最有分量的书”,并多次获奖。设计项目包括美国华盛顿中国城牌楼、澳门渔人码头中国城方案、武汉归元寺圆通阁等50余项,代表著作有《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四合院建筑》、《五十年传承与思考——马炳坚传统建筑设计作品集》等,对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访古寻踪捕捉传统建筑神韵

如何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是摆在中国建筑师面前的重大课题。身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在传统建筑领域辛勤耕耘了数十年的马炳坚先生,深知古建筑硬科学对于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和民族建筑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决心把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励志访古寻踪捕捉传统建筑的神韵。他的优秀代表作简单介绍如下:

1、天津大悲院大雄宝殿——当代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典范之作在海河之滨,矗立着一座宏伟璀璨的大悲禅院,十方信众、国内外游客,聚集在此。大雄宝殿是大悲院扩建工程的重点项目,建于1998年。大殿金碧辉煌、庄严雄伟。这座神圣肃穆的大殿是马炳坚和他的团队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让结构设计紧密配合着建筑,严格遵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措施,创造性地设计施工,大至柱、梁、枋、檩,细至翼角檐口,甚至山花结带,构件头饰,统统按木构建筑外形要求,用钢筋混凝土代替,最大限度展现建筑神韵中国传统著名建筑,将建筑设计做到极为详尽的程度,创造出一座堪称当代钢筋混凝土代替木结构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作,得到了行业内专家的一致称赞,这个项目最终捧回了天津市海河杯奖杯。

著名建筑传统中国建筑图片_中国传统著名建筑_著名建筑传统中国有哪些

2、武汉归元寺圆通阁——百年来最大也是最复杂的木构建筑基座、楼阁、周围环廊、门庑、角亭这些传统建筑元素有机构成了武汉市著名佛教寺院归元寺扩建工程的主要建筑——圆通阁。圆通阁主体为一座复合式全木结构建筑,设计构思取材于佛教传统的金刚宝座塔,由基座、楼阁和周围环廊、门庑、角亭组成。主建筑是一座正方形四面带抱厦的楼阁。楼阁高42.3米,首层建筑面积1211平方米,是我国自清代中晚期以来建造的最大的也是最复杂的木构建筑。圆通阁变幻的造型,复杂的内部构造,与北京故宫的角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大大增加了木结构设计的难度系数。细览圆通阁,一层抱厦檐面朝外,二层变成山面朝外,三层又变成了四角置四个亭子,最上层则是一个十字脊歇山,每层的造型都截然不同——一个亘古未有的新颖建筑展示出设计人马炳坚先生驾驭传统木结构的高超技艺。

3、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既有传统建筑风格,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简称万佛园)中国传统著名建筑,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位于京郊门头沟区,占地600亩,背山面川,龙脉环抱。万佛园的门前区是陵园规划的三组重要建筑的第一组,由主殿、东西配殿、东西掖门、广场、浴佛池、石桥及入口牌坊组成,是中轴线最宏伟的建筑群。马炳坚与其团队一起,将门前区打造成集办公、业务商洽、吊唁、祭祀、商品流通以及锅炉房配电、设备间等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多功能区。他们沿袭明清官式传统建筑样式,将主殿定为七开间重檐歇山,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东、西配殿为单檐歇山与盝顶相结合;专门设计了适用于万佛园的建筑彩画,使得彩画装饰与建筑功能相吻合。俯览全局,飞檐翼角,琉璃屋面,贴金彩绘,肃穆庄严;墙面灰红相间,门窗通透明亮;既有传统建筑风格,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打造出了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交融,殡葬与旅游功能兼具的高档陵园。

4、华盛顿中国城牌楼——中美文化交流的丰碑矗立在美国华盛顿H街和7号街交叉口的中国城牌楼,是马炳坚先生设计并建在境外的诸多作品中的一件,至今已建成30年。1984年5月,时任华盛顿市市长巴里( Berry)应邀访问了北京,两市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的协议书及北京和华盛顿市友好交流项目备忘录。其中,两市政府合作在华盛顿中国城建造一座中国古典牌楼的任务落在了原北京市古代建筑工程公司身上。时任公司古建筑技术研究室主任的马炳坚先生承担了这一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任务,他以传统四柱七楼式中国古典牌楼为蓝本,结合H街宽度和当地交通情况,做了二柱三开间七楼式牌楼方案,受到两国市政府的一致肯定。从此,这座典雅而又新奇的中国式牌楼就成了中美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丰碑,而在这座丰碑上也永远地刻上了马炳坚的名字。

著名建筑传统中国建筑图片_中国传统著名建筑_著名建筑传统中国有哪些

5、当代北京四合院——传统居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自从马炳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北京四合院建筑》问世以来,登门来找他做四合院设计的络绎不断。他把近二三十年设计建造的四合院称为“当代北京四合院”。这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四合院,而是在保留四合院基本形态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建筑的材料、工艺、室内外功能、空间、设施、设备都进行了符合当代人生活要求的改革和创新,大大提升了品质,具有高度的舒适度和私密性,成为当代最高档次的居住形式,是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创新与发展,也为北京旧城保护开拓出一条新路。力求发展,但必须坚守文化传统马炳坚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建筑文化的传承。“城市在发展,建筑的功能、形态、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变化。但是发展有两种,一种是沿着中国传统的文脉发展。一种是割断历史的发展。现在的发展,把历史完全割断,把中国自己的文化都丢了,这种发展有问题。”马炳坚说。有鉴于此,他坚持以发掘、整理、总结传统建筑技术为宗旨,开展古建筑研究工作,并在设计实践中探求发展之路,主张沿着中国传统文脉向前发展。比如国庆十周年北京搞了十大建筑,这十大建筑都是很现代的,但是它的设计融入了很多中国的文化元素。中国美术馆、农展馆、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友谊宾馆、华侨大厦,这些建筑很有时代性,直到现在都不过时,一看就是中国的建筑。现代建筑融合中国的文化元素,使建筑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彰显中国的文化特色。

著书立说 让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1985年,北京市房管局职工大学决定开办中国古建筑工程专业。马炳坚作为古建筑行业的中坚力量,承担了编写古建筑专业课教材的重要任务,并成为这所大学的兼职教师。经过多年的亲自实践和对古建技术的研究整理。马炳坚对传统的木结构技术了如指掌,他坚持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古代技术与现代建筑表现手法相结合,编著了著名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这部书的出版,对我国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单士元先生称它是“从事我国古建维修保护工作者必读之书”,海外学者称它为“是近代对中国古建筑最有分量的书”。就是这部书,不仅对设计、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培养了一批对中国建筑文化痴迷的年青人,为传统建筑技术的传承发挥了重大作用。

1999年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之前,马炳坚又写出了《北京四合院建筑》一书,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研究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的学术技术专著。这部书对传承北京四合院的文化中国传统著名建筑,指导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最近,马炳坚先生将其大半生的学术、技术成果汇集筛选,又编辑出版了《五十年传承与思考——马炳坚传统建筑设计作品集》,作为献给中国勘察设计学会传统建筑分会的礼物。这也是先生献给我国传统建筑事业的一份厚礼。古文化如诗 人生亦如诗

马炳坚在1993年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时曾写过一首诗:

二十九年一挥间,昔日顽劣已成仙,

云聚琼阁论旧事,唏嘘感叹何万千!

阴霾消散劫数尽中国古建筑的匠心独运,你去过几个?,中华腾飞史无前,

吾辈再鼓壮年志,呕心沥血荐轩辕!

这首诗不仅概括了他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也立下了为民族、为国家振兴而奋斗不息的铿锵誓言。看到这首诗不禁让我们联想起他这一生的不羁苦研的种种画面。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经历多少风霜雨雪,美的东西始终不会消失,它会永存于一颗执着的匠人心里。古建专家马炳坚让我们有幸在如此浮躁嘈杂的社会环境里领略一种悠远的沉静之美。当然对于建筑文化的传承不能单靠我们的政府和几个团队专家,需要的是我们每个现代人的热爱与呵护。也希望马炳坚先生的这种精神能一直感染着我们每个人,热爱中国的建筑传统,觉醒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TAGS: 建筑 传统 华盛顿 园林 当代